11月25日,机关党委召开“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专题交流研讨会暨党支部书记工作例会、“勺海论坛”。活动旨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战略要求,引领带动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巡视整改工作。会议邀请了人事部、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科学研究部、政策法规研究室等部门代表围绕会议主题作交流发言。机关党委委员、各部门党组织书记及群团组织负责人参加,机关党委书记刘旭东主持了会议。

会议现场
刘旭东讲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才能永葆中央和国家机关作为政治机关的鲜明本色。只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思想旗帜、强化理论武装,机关党建工作才能始终确保正确方向。只有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机关党建工作才能找准定位。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部署,强调了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机关各部门作为学校运行的中枢,必须坚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深刻领会其内在逻辑与实践要求,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实举措,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大局。
五位来自机关相关职能部门的代表分别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分享了学习体会与实践经验。
师资人才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人事部在职党支部书记贾爱英以“面向国家需求,聚焦时代使命,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为题,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她回顾了北大在人事制度改革、师资队伍规模拓展、高端人才引育、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并结合翔实数据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她强调,人才工作要怀揣树人之心,以热情、耐心与恒心,为广大人才营造潜心治学的良好环境。
研究生院副院长兼招生办公室主任蔡晖以“高质量研究生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介绍了北大研究生教育的战略定位、基本情况与重点工作。她指出,研究生教育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结合点。北大通过优化培养方案、创新课程体系、完善导学关系、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等举措,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她通过“稳规模、调结构”的招生原则,阐释了学校在保障国家急需领域人才培养与优化整体资源配置之间的战略考量。
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党支部书记何洁围绕“加强学科建设,服务国家战略”作了分享。她从国家战略部署、上级部门要求和学校决策部署三个层面,剖析了学科建设的宏观背景。通过对标世界一流大学,她深入分析了北大在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等方面的整体态势、优势与短板,并介绍了学校通过“学科画像”、编制发展白皮书等方式,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她表示,未来学科办将继续强化“项目跟着规划走,资源跟着项目走”的机制,推动学科布局落地见效。
科学研究部副部长、党支部书记张存群介绍了学校在“科技创新年”背景下的工作思路与成果。北大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必须坚持“四个面向”,强化自由探索与有组织科研相结合。她展示了学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顶尖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等方面取得的亮眼成绩。她强调,面对AI带来的科研范式变革,必须加快理念与模式转变,鼓励研究“真问题”,产出“大成果”。
政策法规研究室深化改革办公室主任赵颖从理论层面,深刻解读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互动关系与发展内涵。她运用“汤浅现象”等理论工具,分析了世界教育、科技、人才中心转移的历史规律,得出“教育中心先于科技中心”的重要结论。她认为,当前世界正进入新的转移周期,为我国建设世界重要教育、科技和人才中心提供了重大机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协同机制,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形成以重大任务为纽带的创新联合体。

主持人和主讲人现场照片:刘旭东、贾爱英、蔡晖、何洁、张存群、赵颖
刘旭东在总结时强调,带头做到“两个维护”是加强机关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机关是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必须走在理论学习的前列,在学懂弄通做实上当好示范。机关党员、干部要在学习理论上有更强自觉,在学懂弄通做实上有更高要求。要把学习成果落实到干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深刻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强化规划衔接与政策协同,为学校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教育中心、科技中心、人才中心贡献智慧和力量。他还重点提醒前一阶段接受校内巡视的13个机关部门务必高效完成整改任务、按时提交整改报告。